設計師曾剛與造型師張夢音的新家寬敞通透,公寓中收藏級別的家具與充滿玩味氣質的物品,在不自覺中早已成為他們精彩生活的最佳見證。
家里的機電裝置都在臥室一側, 效仿很多美術館的做法,老曾在客廳墻壁高處打出圓形風口,在不增加機電組的情況下,解決了新風和冷氣的流通。由Stefano Giovannoni設計的Qeeboo“Kong”猩猩燈,是朋友得知他要喬遷后,“盲送”給他們的禮物,卻正好破除了白墻大門洞的突兀。
曾剛和太太張夢音有4只貓。北面窗邊的長羊毛小毯是貓們在這個家里最喜歡的物件。老曾發現,它們常常潛伏在這張毯子里,就像趴在草叢里的小獅子。有一天,他看到夢音也躺在這兒的地上,便走過去一 起。太陽正下山,地暖很舒服,兩人就這樣平躺著聊起天來。原本,這間208平方米的公寓是被陽臺圍繞的,因為喜歡連通的感覺,負責自家裝修的設計師老曾把所有陽臺全包起來并入室內,除擴展空間之外,也得到了一個四面都能采光的家。
主人曾剛是獅子座,擅長理清大方向,張夢音是處女座,對細節是極其敏感的。老曾的設計方案常會交給夢音“挑錯”,兩人“遠視”和“近視”的性格正好互補。
陽光是長途跋涉而來的原始能量,為了更多收集它,南邊的一面墻都往外“撇”了一些。在他看來,白墻是特別有意思的光的載體。比如早晨,光會一路打進,把漂亮的樹葉影子留下,玻璃窗會改變一部分光線的方向,把它落在玄關邊的一尊哪吒木雕身上。而光從窗邊的David Hockney巨型畫冊上經過,又會在白墻上產生微妙的反映。
被主人戲稱為“大鋼牙”的Soriana沙發是Afra& Tobia Scarpa夫婦在1970年為Cassina設計的產品,與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所流行的激進風格不同,它簡潔、低矮“、身材微胖”。美國設計師John Dickinson設計的非洲石膏邊幾擁有3只“獸腿”,事實上,它是由玻璃鋼制成內部支架,然后用石膏手工覆蓋而成的。
拍攝當天天氣不好,盡管在描述下午家里會出現的兩條光帶時手臂揮舞, 老曾最終還是遺憾地說:“那種光感是很難用照片捕捉到的,只有你生活在這兒,才能知道它會帶來什么樣的色彩變化。”
白墻是特別有意思的光的載體,只有生活在此, 才能感受到光所帶來的色彩變化。
自蓬皮杜藝術中心的立面裝飾畫和佛羅倫薩旅游品商店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模型被老曾放置在了一起,右側的Ocean Flame落地燈來自中國設計品牌The Shaw。
老曾疫情時期常玩游戲,發現游戲里的邏輯能解釋家的事情。比如光帶來的是文字圖片都難描述的沉浸式體驗。比如為客戶設計家,其實是在為對方設計生活。因為設計施工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復雜的私宅項目甚至需要花費3~5年時間才能完成,設計師更多時候是通過價值觀的碰撞為居住者預估未來的生活。這就像射擊游戲中為了擊中移動目標,需要提前做出預判。而安排自己的家就更像在玩兒養成游戲:先做減法,把夾雜了別人樣子的空間先減到一個極致,再一 點一滴去做自己的加法。
一個家的養成過程,就像是在照鏡子, 一些模糊的習慣會被看見, 自身的心境變化也會在此體現。
圓餐桌(Table Clay)來自Desalto,陶制的圓形桌面和底部錐體形成視覺落差,帶來某種雕塑感,它是空間中的第二個圓點。與之相搭配的Tulip Chair鑄鋁椅來自法國戰后設計的代表Pierre Guariche。
基本硬裝完成后,夫婦倆對于軟裝的想法,只確定了兩個圓形——餐桌會是一個圓,茶幾也會是一個圓。他們不想用屏風或家具 隔斷空間的通透感,于是決定靠兩個圓點的錯位,中和一下這個過于呈長條形的空間。混凝土和金屬材質組成的圓餐桌是他們一眼相中的。“因為我們家常年養貓。這樣的桌子是貓傷害不了的,你會發現我們的家具幾乎都對貓免疫。”老曾說。隨后確定的是孟菲斯設計小組 (Memphis Group)的圓幾,比起“離經叛道”這樣的常見形容,他更覺得它是“永遠在一堆的假正經當中扮演那么一個調皮的角色。”
左側于1983年設計的圓幾(Park Lane Coffee Table)來自孟菲斯學派大師Ettore Sottsass之手,由大理石、 塑料和玻璃纖維材料組合而成,它是空間中最早確定下來的兩個圓點之一。 音箱來自Brionvega,是女主人從香港購來的。藝術家簡策所創作的三聯畫作 “Crop 1-3”來自空白空間。
這種調皮并不孤單,在他和夢音的家里隨處可見他們安插的小家伙,有時是成群出現的橡皮黃鴨,有時是坐在角落里的玩偶,或者是長了3只“獸腿”的石膏邊幾。 因為不太喜歡特別有儀式感的家,夫婦倆擁有各自的床頭角落,兩人都在按照自己的風格布置手邊空間,于是臥室也正在養成中。 “碰上什么就放什么,合適就放,不合適再換。”養成一個家的過程就像在照鏡子,一些模糊的習慣會被看見,自己的變化也得以在空間中被具象。
兩人差旅頻繁,進門右手邊的玄關柜上擺著許多他們四處搜羅的童趣小物,這樣的角落在這個家中還有很多。
向南的窗邊是貓咪生活區,彩色收納箱用來裝貓砂。將所有陽臺納入室內后,主人和貓都擁有了能走遍全家的連通廊道。
起初,老曾以為他們會在向南的地臺上待更久,但住著住著發現,反而是北邊的窗前因為挑高較低,能帶來安全感,人和貓都更喜歡窩在這里。餐桌邊的木椅子是“一個北歐村里老大爺”的手作,價格便宜。主人本來設想的劇本是把它放在廚房,坐在上面擇菜。但用了一陣子,它就跑到了桌邊來。島臺邊的吧凳原本很有設計感,但老曾越看越覺得“太工業”,倒是暫時補缺的宜家吧椅出人意料的舒服。 一張同樣來自宜家的沙發被包圍在其他精心搜羅來的家具中,本想只暫時放放,被貓撓壞了就丟掉,但沒想到無論怎么失眠,只要躺在上面就能快速入睡。夫婦倆因此叫它“睡眠之神”。家總是不給人膨脹的機會。從2019年10月入住,他們已經列了3版家具清單,第一版清單上的家具還沒進家就被迭代了,現在再看,“發現我之前怎么喜歡那么傻的東西”。
主臥之內,落地燈來自Flos。老曾把原本的臥室門后移,讓出一個通道,增加了洗手間的面積。藝術家翟倞的布面油畫作品《剛才我睡著了》來自空白空間。
老曾為主臥浴室和洗手間地面選用了不常見的綠色花紋大理石,在使用過程中,它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裂紋,老曾的大多數客戶難以接受,但他反而偏愛這種自然的痕跡。墻上的“檸檬計劃”作品來自藝術家何翔宇。
這里只有一個開放式廚房,因為他們想強迫自己少爆炒,多吃蒸煮 的健康食物。在聊起之前為客戶設計的家時,老曾說,或許因為自己是 學電影美術出身,很多時候做的就是“演員的流線”——某些使用場景 如果創造了就會有,沒創造就不會有。現在,露臺上的紅楓等植物是特 意三五株組合的,將來他還想繞著它們開卡丁車呢。
這種調皮并不孤單,這里隨處可見他們安插的“小家伙”,有時是成群出現的橡皮黃鴨, 有時是坐在角落里的玩偶,或者是長了3只獸腿的石膏邊幾。
主臥浴室擁有西向采光,從向西的窗口看出去,視野之內沒有遮擋物,這也是他們選擇這套房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