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Anselm Reyle與妻子Tanja Lincke生活在這棟猶如漂在河流之上的房子里,身為建筑師的妻子親自操刀建造了他們的“伴水港灣”。盡管工業風與混凝土外觀讓它看上去有些許硬朗,但融于自然的氛圍、 藝術品的點綴,又為它增添了溫柔的格調。
Anselm Reyle和Tanja Lincke位于柏林郊外的家緊挨著Spree河,混凝土和固定玻璃幕墻組成了長方體結構的室內空間,6根承重柱給予穩固支撐,房子看起來像是漂浮在流水之上。
“你能為我們建一座房子嗎?”結婚后不久,德國藝術家Anselm Reyle向建筑師妻子Tanja Lincke提出甜蜜的挑戰。
建筑師Tanja Lincke和她的丈夫Anselm Reyle站在Kvadrat的窗簾旁,窗簾的色調很微妙,是一種極輕淺的紫羅蘭色,與白色僅有細微差別。
他在2008年買下了位于柏林郊區的這片土地,一直渴望將家和工作室都安置于此。起初,妻子有點兒猶豫,她還不敢給出確定的答案,只先為丈夫設計了工作室。直到2014年,Tanja才找到勇氣以及足夠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她終于有了新鮮的靈感:她構想出玻璃外立面的結構,用6根混凝土圓柱托起房屋主體,底層架空,風格介于未來主義與復古懷舊之間。
愜意的戶外露臺是享受陽光早餐的最佳區域。
如今在這座面積超過25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著這對夫婦和兒子Otto、小女兒Louisa。從室內望出去,是秀美的Spree河,近在咫尺的水景讓生活格外愜意。房子所在的這片地塊一度是民主德國時期的水警總部所在地,Tanja談起最初的靈感時不由感嘆:“對我而言,設計一棟房子,一定要考慮到它本身的背景與歷史。這座房子所在的社區有很多20世紀70年代的建筑,還有廢棄的飛機棚,所以我希望房子能融入周邊的氛圍,并且要與河流景觀形成互動。”
在面向Spree河的用餐區,夫婦兩人一起設計的橡木餐桌配搭Anselm設計的椅子;吊燈是回收的舊家具,來自民主德國時期的柏林共和國宮。后側的紙漿雕塑是Franz West的作品。
建筑的中心是一道狹窄的混凝土通道,銜接著地面與懸空般的實體空間,從通道進入室內可直達屋頂露臺。它縱向貫穿整個客廳, 樓梯、廚房和浴室都“藏”在這道細長的中心結構里,客廳得以全無阻隔地向外敞開,成為一個可俯瞰水景并靈活變化的開放空間。
墻面上是Katja Strunz的折疊作品,沙發前是出自雕塑家Arman的桌子,以及由Anselm創作的地毯。
舊的Blüthner鋼琴旁,是Richard Prince繪制的作品和Anselm制作的丙烯酸盒子。
由于孩子們還小,目前只需用到兩間臥室,起居室就占據了寬闊的空間,由一組書架隔為兩個分區,一側放置藝術品和各種收藏,另一側則布置為擺滿了書籍的書房,而雙面的柜架屏風,來自Anselm的奇思妙想。
“我一直對原始、 粗糙的建筑物很著迷, 質樸的氛圍里帶有一種動人的真誠。我希望自己的家也帶給人這樣的感受。”
客廳中,Tanja設計的置物柜將空間減縮至適合生活舒適性的尺度,Anselm本人的作品與Uwe Henneken及Katja Strunz的藝術創作一起擺在其中。他將自己制作的一個丙烯酸盒子用作桌子,沙發均購自eBay。地毯和靠墊是他為Henzel Studio設計的Untitled系列,窗簾來自 Kvadrat。
“人與房子的尺度、比例關系,是我在設計時會著重考慮的問題, 這關乎人們的居住感受。我希望待在房間里時,不會感覺自己很渺小。”Tanja繼續講道。因此,家里的層高被定為3.55米。又出于對工業風格的熱愛,她將整個建筑里外都維持著幾乎赤裸的狀態。“我一直對原始、粗糙的建筑體著迷,尤其是未添加絕緣材料和表層飾面的樣貌。那種褪去繁復的狀態帶著一種真誠和清澈,比任何修飾都顯得更有力量。一座擁有混凝土外殼的房子,正是我夢想中的家。”她解釋說。
堅實的水泥外表之下, 藏著溫柔的一面。 臨水的浪漫,為硬朗的建筑添了一份柔美與嫻靜。
嬰兒房中,墻上的畫作是Gitte Jabs基于“辛普森一家”繪制的。
漫步于這棟有趣的房子,你會發現粗野堅實的水泥外表之下, 依舊有著溫柔的一面。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將河景引入眼簾,臨水的浪漫為硬朗的建筑添了一份柔美與嫻靜。室內的空間布置也同樣親近自然,富有生活情調:雪松木的色調為空間添加了層次感;戶外原本種著3棵樹,改造時遺憾地移除,但夫婦倆用它們的樹干制作了一些家具。家中由他們自己打造的家具、Victor Vasarely的藝術品、 Murakami的花朵裝飾,以及掛在臥室里的家中唯一一幅出自Anselm的畫,組合出別致而自在的生活氣氛。
樓梯是用花園中被推倒的樹木制作的。
廚房中的組合家具來自GGM Gastro;墻上是一幅Peter Halley的作品,采用丙烯酸顏料繪制。
“當自己的客戶,是一件好壞參半的事。好的方面在于我可以自己做決定,這的確很好,但也會帶來更大的壓力。因為住在自己的設計作品里,在時時刻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狀態下生活,是比較沉重的挑戰。”Tanja笑著說,丈夫Anselm則補充道:“Tanja和所有藝術家 一樣,對待作品絕不妥協。她堅定地忠于自己,不隨波逐流,不安于常態。當她在理性思考、直覺感受和良知意識這些方面達成平衡,實現了她所追求的建筑品質時,當她確信已經做到了110%的時候,她才會停止對自我的拷問。”
這座充滿愛的 “水上港灣”, 融合了浪漫和工業風格, 兼具理性與感性之美。
主臥的墻上是Victor Vasarely的作品,有機玻璃材質的臺燈來自Kartell的Bourgie系列,上方是Anselm的畫作,是他送給妻子的禮物。皮革床頭板的絎縫菱格紋當中嵌有施華洛世奇水晶,為臥室增添了小細節。
從觀者的角度上來看,屬于他們的這座水畔避風港,具有一種樸素而理性的縹緲氛圍,似乎是浪漫威尼斯與德國工業風兩種氣質的結合。談起住在這兒的感受,Anselm最后的形容頗為動人:“有時,我們坐在家里的沙發上,會覺得水是從房子底下流淌而過的,沒有什么比這更妙的生活!”
浴室中,玻璃窗格和帶有金屬材質的浴缸等家具均由Tanja設計,組合出平靜悠然的感覺。